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区县交流

滨湖“蓝绿红”三色绘就基层治理法治新图景

来源: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5-11-13

        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紧扣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聚焦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多元解纷等工作,持续丰富基层“法治色彩”,有效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整体跃升。

       一是“一盘棋”服务升级,描绘多维治理“蓝”图底稿。优化法治文化阵地,高标准建成滨湖区宪法宣传教育体验馆、“法韵拈花湾”法治体验线、法治乡村尧歌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教育基地等一批法治新地标,多元化增设法治雕塑、法治文化石刻、户外大屏等宣传载体,实现了法治宣传的生活化、趣味化和常态化。布局基层法治观察点,在各街道(镇)、村(社区)、重点行业领域以及线上渠道科学选址,设立9个基层法治观察点,遴选9名观察点管理员和20名法治观察员,常态化收集关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效果的第一手信息和民意诉求,为精准研判法治需求、优化政策供给提供了重要依据。拓宽法律援助覆盖面,2025年上半年新增法律援助工作站1个、联络点3个,打造“法护青苗”示范品牌站点1个,开通“三优先三零”农民工维权通道,现已处理欠薪纠纷47件,追回薪资1027.4976万元,进一步填补基层服务空白。

       二是“一股绳”力量协同,谱写法治惠民“绿”码通道。优化基层调解队伍结构,广泛吸收熟悉企业管理、具有行业威望、具备法律素养的企业家、律师等担任调解员,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建立“初任培训+年度培训+晋级培训”体系,今年以来,已开展区级层面培训3场,覆盖各类调解员400余人次。持续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累计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036名,78名村(居)法律顾问引领法律明白人深度参与政策宣讲、民意反馈、法律引导、纠纷调处等各类法治惠民实践,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和实战锻炼,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多面手”。赋能观察点管理员,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选取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呈现+法理分析+观察要点”的模式定期开展培训,为管理员日常观测工作提供精准指导,不断提升其识别法治问题、提炼基层建议的能力。

       三是“一链条”资源整合,筑牢多元解纷“红”色底线。健全排查预警机制,组建“基层法治观察点管理员+法律明白人+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排查队,深入村(社区)开展纠纷排查,确保潜在矛盾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已实现7个镇(街道)级综治中心全覆盖,为居民提供专业、便捷的纠纷解决渠道,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个人调解室”四级联动机制,聚焦重点行业,新增聚枫法治服务工作站、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形成多层次、专业化的调解服务网络;聚焦重点人群,设立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一站式”解纷服务平台,依托“老娘舅老兵工作室”“阿毛阿姨调解工作室”等,注重破解“小”“新”“老”群体的矛盾难题。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21件,成功率100%。

 

                  来源单位: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

                         作者:葛君

                         审核:杨潇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