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区县交流

江阴“3+”致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来源: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5-10-20

  江阴市司法局立足职能,以需求为导向,以“全业务、全时空”为目标,突出“三秉持+”举措,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致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全市安装法治宣传板845块,开展法治宣传156场次,接待群众3085人次,提供法律咨询367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03件,调解矛盾纠纷24474件,其中疑难复杂矛盾纠纷552件。

  一是秉持“满意+民意导向”,把群众需求作为最准确的风向标。以微信为媒介进行“指尖”服务。充分发挥微信便捷的特点,建立258个“法润民生微信群”,广泛吸纳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入群,实行全天候答疑解惑、参与调解、法律服务等,打造全时在线的“指尖服务室”。以行家为基础进行“专业”服务。依托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公安、检察院、法院设立调解室28个,建立信访、医疗、物业等行业人民调解组织9个,创建“成坤说法”等品牌调解室60个,发展吸纳“五老”人员在内的1373名人民调解员,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472名,着力推进矛盾化解。以小区为网底进行“会面”服务。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模式,对接群众需求,建成276个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形成集维护社会稳定、矛盾纠纷调解、特殊人群服务、法律援助等“多位一体”综合管理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推进“法治小区”建设,积极开展宣传、调解、培训等法律服务,为助推“法治江阴”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二是秉持“满意+智慧司法”,用科技手段编织最高效的服务网。深化“互联网+”平台建设。着力推动智慧赋能,以“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为引领,将“法治”“智治”深度融合,开通远程会议、视频培训、普法宣传、线上调解等业务功能,确保市、镇、村“三级”同频可视、纵向到底。建立“一键呼”法律服务。建设全市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指挥平台,设立12348接线中心,实现与12345热线转接,组建的律师志愿服务团,现场接听答询,形成“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工作模式。推广“苏解纷”上线运行。引导群众通过“苏解纷”线上平台申请调解纠纷,市镇非诉中心运用“7+1”非诉方式分流处理案件,复杂疑难纠纷会同相关部门合力予以稳控、攻坚化解。借助“云广播”普法推送。推进新技术在公共法律服务中运用,利用4G大喇叭,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同频同播、单控单联、定时定点、共享共用的智慧普法全覆盖。

  三是秉持“满意+机制完善”,使制度建设成为最有力的助推器。建立信访案件流转衔接机制。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实现信访案件快速流转,减少越级访、闹访和缠访。村(居)设立 “信访联系点”,镇街成立“信访调处室”。对疑难复杂的无法化解的信访案件,通过平台上传至市、镇街矛盾调处中心,整合资源,逐一研判,进行化解。建立区块排查化解机制。全市1157名网格员、1373名人民调解员,1193名信访兼职员、2720名法律明白人分布在市镇村三级网格中。定期对辖区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和梳理,坚持应调尽调原则,对疑难复杂矛盾实行“专家+部门”联合“会诊”,做到发现一起、化解一起。 建立“一中心一庭一三所”联动机制。依托市综治中心,利用网格员集中排查、及时发现和精准梳理的优势,发挥派出所、基层法庭、律师事务所和司法所作用,构建“多元对接、多调化解、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矛盾化解工作合力。

  作者:钱晨语

  来源:江阴市司法局

  审核:刘丽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