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区县交流

江阴市司法局“普法+”构建多维普法新生态

来源: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5-09-26

  近年来,江阴市司法局围绕多元化法治需求,创新“普法+”模式,构建法治宣传全新生态,助力普法提质增效。

  普法+传承,焕发法治新声音。“红色教育”与“普法宣传”双轮驱动。依托本土中共江阴一大会址、天华国防教育馆、江阴市革命纪念馆、新四军六师师部驻地旧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红色+法治研学”活动。通过“听一堂课、讲一个故事、看一场电影”等形式,进一步弘扬红色法治文化,用法治力量守护红色根脉。“非遗传承”与“普法宣传”深度融合。持续深耕本土文化资源,利用书法、珠绣、缠花、团扇、泥塑等多种非遗文化技艺,制作普法主题作品,其中珠绣《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木雕《万法联方》、团扇《弘扬法治》《学法守法》入选江苏省法治文化非遗作品展。不仅让非遗传承在法治的滋养下焕发时代光彩,也让法治精神在文化的浸润中深入人心。

  普法+文体,解锁法治新模式。近年来,随着体育赛事的深入开展,江阴市司法局紧跟热点,在赛场周边开展别具特色的普法活动。无论是江阴半马还是苏超赛场,普法工作人员通过设立普法补给站等,向参赛选手和观众发放普法宣传品、讲解与运动员息息相关的保险、合同、肖像权等法律条文,让法治护航运动赛事。体育活动赛事精彩纷呈,赛场上健儿奋力拼搏、赛场外观众锣鼓喧嚣、呐喊不断。将法治宣传融入体育赛事,让运动激情邂逅法治文明,不仅为赛事增添法治亮色,也在赛事中传递法治温度和精神。

  普法+科技,开启法治新体验。适应新媒体发展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利用科技赋能法治宣传。自2023年起依托“江阴司法”微信公众号推出“司小豚说法”系列普法动漫,聚焦重点法律法规和社会热点焦点,通过活泼生动的动漫方式以每周一期的形式进行发布,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村(社区)LED电子屏等进行转发推送。截至目前共发布动漫97期,不仅有效扩大普法覆盖面,也提升普法趣味性。强化对法治文化阵地的提档升级,在相适应的场馆内设置AR/VR互动新媒体、仿真毒品模拟语音系统、互动抢答系统等设施设备,让群众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推动法治教育实现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的跨越。

  普法+服务,延伸法治新触角。组织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护航民企”专项普法行动,结合“法治体检”,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宣传核心,重点剖析企业的权利保障与合规经营新要求,结合典型案例,为企业讲解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各类活动150余场次,助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依托职工之家、小蜜蜂驿站、法律援助联络站(点)等阵地,设立流动普法站点,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开展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形式,提升员工法律素养并引导其依法理性维权。

  普法+治理,注入法治新动能。深化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和“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培育“法律明白人”2717人,并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宣传员、调解员、信息员、讲解员”等作用,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法治动能。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法治薄弱村(社区)排查整治工作,将创建与整治工作和法治乡村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将精准普法贯穿于创建和整治工作的各环节,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和公民法治素养,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查夏兰

  来源:江阴市司法局

  审核:刘丽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