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区县交流

无锡滨湖三融合打造“行走的法治课堂”

来源: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5-08-29

       近年来,滨湖区司法局积极推进“一镇一品牌”创建工作,深入挖掘法治名人文化资源,巧妙地将法治元素融入文旅场景,精心策划特色旅游线路,使游客在山水间领略法治文化魅力,在游玩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法治素养。

       融“法”于景,打造山水间的法治课堂。滨湖区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山水资源优势,将法治融入山水之间,依托拈花湾、尧歌里等网红打卡地的文化特质和流量优势,倾力打造“行走的普法课堂”,将法治小故事、法治古诗词融入“法治乡村尧歌里”“法韵拈花湾”等法治体验线路中,通过观法景、行法路、听法课,沉浸式参观法治景观、互动式体验獬豸泥塑制作等方式,持续提升滨湖法治宣传的热度,真正做到以法润心、以法践行,实现心灵的启迪和思想的升华。这两条“法治体验线路”建成后,滨湖区将拥有集法治宣传、法治学习和法治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法治体验线路,可供广大民众预约参观体验,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法治润心之旅。

       融“法”于居,打造家门口的法治课堂。滨湖区秉持“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理念,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一个个集休闲、娱乐、普法功能于一体的法治主题公园、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市民生活圈。在军嶂社区,军嶂一支路法治广场别具一格。该广场依托一支路小游园的现有设施,以“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核心理念,因地制宜地植入法治文化媒介,通过雕塑、草坪牌、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多种载体,构建了一个集休闲、健身、普法、文娱功能于一体的宣传新阵地。居民们在散步、休闲时,不经意间便能汲取法律知识,沐浴法治文化的熏陶。类似这样的法治文化阵地,滨湖区已建成多个,使群众能够出门见法、抬头看法,在寓教于乐中领略法治文化气息、感受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意识,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接受法治教育的目标。

        融“法”于非遗,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课堂。滨湖区积极探索将法治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新路径,借助剪纸、精微绣和吴歌等非遗项目,巧妙融入法治元素,使古老技艺焕发新的法治光彩。在“滨滨”法治剪纸工作室,一张红纸折叠,一把剪刀细裁,雕镂剔剪之间,非遗传承人冯钻荪老师以剪纸为“体”,以法治为“魂”,设计出蕴含“法”意的剪纸作品,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在一双双巧手中变得可观可感。在滨湖区宪法宣传教育体验馆,一则则法治小故事被巧妙绣入精微绣作品中,一首首宣扬法治精神的吴歌在场馆里滚动播放。群众在欣赏非遗法治文化作品魅力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在参与中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使非遗成为传播法治文化的新载体,让法治精神在滨湖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单位: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

                作者:王珍

                审核:杨潇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