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区县交流

宜兴锚定“三提升”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来源: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5-08-12

  宜兴市司法局突出便民利民、提升效能、源头把控,不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新期待、新要求。

  一是织细全方位法律服务网,提升法治惠民实效。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定期召开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交流会通报履职情况考核结果和满意度测评结果,激发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积极性和竞争意识。组建“法律诊疗团”下沉企业一线,以“点单上门”方式,围绕车间厂房、山间民宿、民营企业等不同主体,开具个性化“法治体检报告”,发放针对性普法手册以供参考,助力企业行稳致远。今年以来,已开展涉企法律服务活动100余场次,服务企业 200余家。依托“e路有援”云上法援阵地、残疾人之家等36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积极提供法律服务指引、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多项服务。同时,借助宜兴日报“民生热线”“搭把手”等栏目热线拓展援助线索收集渠道,汇总整理法律需求,由法律援助中心及时安排专职法援律师值班或参与节目录制,引导依法理性维权。

  二是织密立体式人民调解网,提升矛盾化解效能。健全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调处体系,纵向上,发挥市级调处中心牵头抓总作用,整合全市18个镇(街道)、304个村(社区)力量,实现市镇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横向上,积极创新基层“法律明白人”会调、专业律师助调等特色调处模式,设立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一系列调解组织。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网格调解联动体系,协同教育、农林、民政等12个横向行政部门,建立联席会议、信息交流、指导督办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各负其责、工作协同、运转高效大调解工作格局。通过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一体化智能平台,推动各类诉求“一站式”登记受理、“一窗口”分流交办、“一揽子”接待调处、“一条龙”跟踪督办、“一标准”评价反馈,让矛盾纠纷调处更高效。

  三是织牢全覆盖法治宣传网,提升全民法治素养。联合司法所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系列培训,提升法律明白人运用法律知识化解矛盾、普法讲解等能力,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鲜活力量,推动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用法”氛围。打造涉侨法律服务基地,依托辖区画溪侨、九久幸福等38家“侨胞之家”,打造“家门口”法治阵地,并联合工商联等部门,设立宜兴市“陶都联心桥”公益法律服务讲堂,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侨务法律宣传。以“法治+”为主线,提档升级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利用智能演示、体感互动等技术,通过单车骑行、大屏问答及“码”上普法等装置,点缀数字化普法长廊、法治文化公园等普法阵地,变“单向普法”为“沉浸式互动”。新街街道依托宜兴市阳光锡剧团挂牌成立“新连心法治文化艺术团”,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创作、法治文化宣传、法律明白人实践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推动法治文化“看得懂、传得开”。

  供稿:宜兴市司法局

  作者:周钰燕

  审核:蒋献峰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