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谁执法谁普法

无锡市再次以立法创新 构建数字经济新发展格局

来源: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5-06-16

  近日,《无锡市数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作为全国首个数字化转型地方性法规制定城市,无锡于2023年便以应用场景建设撬动数据价值的释放。此次《条例》紧密结合地方数字经济特色和区域发展需求,将两年来数据全链条应用先行先试中积累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有利于完善数据基础制度规范体系,为加快无锡数实融合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有利于释放要素价值,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将我市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竞争优势;有利于培育创新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数据支撑,为无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数智动能”。

  从立法整体框架看:《条例》按照“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数据工作总要求,设置总则、数据资源、数据流通、数据产业、数据安全与保障、附则,共6章49条,内容覆盖数据活动全链条。通过强化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权益保护两条路径,确保数据“供得出”;通过规范数据开放、共享、交易三种行为,保障数据“流得动”;通过数据场景应用,培育数据市场主体,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四类举措,推动数据“用得好”;通过构建数据安全治理、基础设施、专家人才、市场信用、纠纷解决五个体系,实现更为广义的数据“保安全”。

  从制度适配路径看:《条例》按照“数据—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要素潜能激发”的路径,制定了配套机制,实现数据价值释放关键环节突破。一是界定数据权益内涵,建立数据权属登记制度,探索数据收益分配机制,实现数据确权环节突破;二是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机制,构建数据统采共用制度,实现公共数据资源价值重塑环节突破;三是推动数据资产会计处理、数据交易合规体系建设,防范场外交易风险,实现数据资源向资产转化环节突破;四是提出“可信数据空间”构建路径,推动上下游数据链条互联互通、场景融合,实现数据共享增效环节突破。

  从特色亮点内容看:一是强化数实融合导向。注重发挥数据赋能和创新引擎作用,统筹协调经济、民生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推进科技、金融、人才与数据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促进数据要素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二是培育数据产业生态。在主体培育方面,开展数据企业认定,加大各类政策扶持;在服务创新方面,培育数据服务企业,鼓励发展交易新模式新业态;在重点特色产业方面,注重本土化落地,提出培育数据标注产业,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和语料库建设,完善物联网数据产品开发应用产业链。三是突出区域协同发展。明确要求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区域数据资源共享和流动,促进区域间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通过建立跨区域数据合作机制,强化无锡在长三角数字经济生态中的节点作用。四是引入数据伦理规范。《条例》首次在地方立法中明确要求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增强数据伦理意识,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衡量社会影响,避免数据偏见与歧视,确保数据使用结果公平公正。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技术伦理的前瞻性考量,为数据应用设定了更高的社会责任标准。五是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在产业应用方面,推进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在交易监管方面,探索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强数据交易的智能化监管;在安全治理方面,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机制的同时,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确保创新与安全并重。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