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区县交流

宜兴市三向发力深化红色法治文化建设

来源:宜兴市法宣办2025-03-21

  宜兴市司法局深挖地方特色,围绕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红色法治研学路线制定推广、青少年红色法治教育三大任务主线,三向发力提升本地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激活红色法治文化生命力。日前,太华镇“赓续红色践初心 法润民心细有声”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利用项目获评2024年度法治无锡惠民实事工程优秀项目。

  一是法治先行,依法守护红色资源。根据“八五”普法规划中对“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承”工作要求和《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中相关规定,主动与公安、教育、自然资源与规划和度假区旅游巡回法庭等职能部门对接,从专业化、法治化角度统筹推进本地红色资源规划利用、红色项目建设保障及红色文旅事业发展,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综合施策,化解群众间矛盾纠纷。依托“红色连心桥”治理阵地完成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搭建工作,将“法律之家”服务下沉至自然村一线。2024年以来,“红色连心桥”站点共接待来访群众80余人次,化解噪音扰民、旧房征拆、房屋租赁等涉胥锦村全国红村文旅开发矛盾纠纷20余件,在红村文旅产业发展与村民日常生活间取得巧妙平衡。此外,发动法律顾问团队等专业力量为合兴饭店、将军广场地块征收拆迁和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三洲实业中学等各类红色文化遗迹保护开发等工作提供法治保障,推动法治建设与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双向赋能。

  二是挖掘特色,精心设计研学路线。挖掘新四军红色文化、宜南山水自然风光和薪火太华法治底蕴,精心设计“红色旅游+法治教育+研学实践”特色体验路线。以合作单位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为主阵地串联起龙珠湖法治文化公园、星火广场、红色竹海纪念园、将军广场等特色节点,沿途设置宪法宣誓墙、法伴成长法治长廊和“红色连心桥”法治宣讲站等内容,形成环龙珠湖法治景观带,让来访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熏陶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太华司法所会同属地村委、纪念馆等部门共同完成研学路线的整合工作,并与江南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024年以来,对红色文旅资源的整合和对红色文旅线路的设计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红色法治路线吸引大量游客参观学习,沿线各节点共接待各地来访团体397批18902人次,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形成较好品牌效应。

  三是全员协作,努力打造普法品牌。凝聚各方合力,在“薪火太华 法护山镇”红色法治普法品牌框架下,与上级职能部门开展深入合作。以红色法治研学项目为重心,借助“政府主导、学校组织、学生受益、社会传播”良性互动机制,组织动员普法责任单位、普法志愿者、中小学生红领巾法治讲解员、红色小主播等队伍力量,以讲故事、看展播、游红村等丰富活动形式,将参与研学项目的青少年发展为传播红色法治文化思想的传播者,以“法治故事人人讲 红色血脉我传承”理念激活红色法治文化生命力,在社会层面树立起崇尚法治理念、传承红色精神新风尚。2024年,太华司法所与派出所、关工委和属地村委共同组织开展“老少同声爱国情 同心奋进新征程”学生暑期主题教育活动,鼓励青少年群体加入红色文化保护队伍,共同守护本地红色资源。市司法局制作的以“追寻铁军革命足迹 赓续红色法治血脉”为主题的青少年红色法治教育课件,现已纳入纪念馆展播计划。

  供稿:宜兴市司法局

  作者:王卓超

  审核:蒋献峰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