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区县交流

宜兴市“听、看、触、用”赋能法治乡村建设

来源:宜兴市法宣办2024-11-01

 

  宜兴市司法局立足岗位职能,从普法宣传、法治阵地、法律服务、矛盾化解四方面入手,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打好“联动牌”,传播“听得懂的法治声音”。加强部门协作,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督、文旅等部门,在丰收节展会、金秋灯会、江南造物国庆市集等活动设立普法宣传“摊位”,通过故事讲述、法条解读、以案释法等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凝聚巾帼力量,邀请法律专家参加“乡村振兴”专题分享会,为30多名老中新乡村振兴女能手、女农人在农技提升、直播带货、文旅融合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法律意见。近期,杨巷开展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宜兴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主场活动,普法志愿者现场为大家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保护等7大部分内容。

  二是打好“示范牌”,打造“看得见的法治元素”。以“一地一品”为抓手,将法律法规、传统文化、村规民约等融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让法治阵地成为乡村发展特色亮点。丁蜀镇将东坡文化、紫砂文化等元素植入普法实践,打造“蜀山法韵”法治文化特色园;芳桥街道以忠孝文化为底蕴,将阳山荡景区与法治建设相融合,打造“忠孝法治文化公园”;太华镇利用法治成语故事木刻及法治格言微雕等元素,打造“民法典”云长廊。此外,以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为契机,将法治阵地与农家乐、亲子采摘、非遗剪纸等一体融入,组织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法治研学活动,打造特色全民“city walk”法治研学路线。今年以来,组织法治研学活动7场。

  三是打好“精细牌”,共享“触得着的法治红利”。研发首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法惠陶都”平台,绘制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地图”,收集研判农村高发法律需求,重点监测涉农网络诈骗、非法金融等动态趋势,通过“法润民生”微信群精准推送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实现全天候线上零距离服务。依托“红律护航乡村振兴行动”,深入一线了解群众法律需求,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发布《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中的法律服务》《宅基地翻新建设过程中的法律应对措施》等法律服务产品,定期开展田野上的法治沙龙交流活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针对性法律服务保障。今年累计开展法治沙龙活动13场,提供乡村治理相关建议20余条。

  四是打好“多元牌”,提供“用得上的法治保障”。锚定自然村拆迁工作冲突多这一难点,充分运用“法治带头人”在矛盾纠纷排查预警中的作用,吸收退休教师、致富带头人等乡贤人士参与,运用“防调”结合模式,实现排查到户到人,化解到位到底,助力拆迁工作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同时,对涉及三农案件开通受理、指派、办理“绿色通道”,并选派“懂法、用法、会讲法”专职调解员优先办理,减轻村民诉累。利用“老董调解工作室”“小马调解室”等个人调解室“人熟、地熟、情况熟”本土优势,聚焦鱼塘承包、土地流转、农民工讨薪等农村常见问题,上门面对面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就近调”“基层解”。九月份以来,累计化解涉农矛盾纠纷30余起。

  供稿:宜兴市司法局

  作者:袁木丽

  审核:蒋献峰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