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区县交流

宜兴市“青苗法治营”走出青少年普法新路径

来源:宜兴市法宣办2023-11-30

 

  今年以来,宜兴市官林镇围绕“法润青苗”法治惠民项目工程,建立“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社会资源”的工作模式,充分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办法,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是“法治+阵地”,打好宣传融合牌。在官林镇社会矛盾调处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官林镇社会治理宣展中心、官林法庭、官林派出所等政法职能部门建立青少年普法教育阵地,开展“法润童心护成长”青苗法治营主题活动,分批组织优秀青少年开展法治体验官、模拟法庭、别样“警”彩等活动参观,青少年走进法治阵地,在浓厚的法治氛围中,不仅享受讲解员情景式讲解,了解政法单位的工作职能,观看短片展品等,更能直观感受法律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法治+安全”,撑好成长保护伞。由相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宜兴市青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成立“红芯护苗”志愿服务队,在全镇开展“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和“绿书签”进校园活动,通过一堂堂深入浅出的普法课堂,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镇关工委牵头,司法所、政法和社会管理局以及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参与,在全镇18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红心永向党 奋斗新征程”暑期法治和安全教育活动。在江南集团开设暑期法治夏令营,携手宜兴市交警大队、城市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开展“交通安全˙童心同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携手童行˙防患未然”等课程。司法所选拔优秀青少年走进官林法庭,围绕一起网络诈骗引发的刑事案件,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审判体验,化身维护公平正义的“独角兽”。

  三是“法治+文化”,下好普法创新棋。打破“我讲你听”传统灌输普法模式,增加法治课堂互动和创作环节,提高青少年参与法治课堂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本土非遗,开展剪纸艺术体验、传统武术等内容;充分利用复兴少年宫点单资源,邀请市博物馆、市陶博馆等单位,开展“手绘法治风筝”“美林美育˙紫砂泥绘”等内容;邀请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与小学生,在白茫村原西田舍小学开展“法治乡风墙绘”,在南庄村开展“手绘法治团扇”等活动。通过带领孩子们探索法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在沉浸式的创作过程中接受法治熏陶,以“润物无声”的普法形式,切实提升青少年的法治观念。

  稿件来源:宜兴市司法局

  作者:王磊

  审核:蒋献峰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