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三聚焦”提升法治服务效能,创建法治和谐街区
来源:梁溪区法宣办2023-10-30
近年来,梁溪区持续推进法治街道建设,以“精准宣传+智慧服务”为着力点,深度融合街道法治文化阵地,由点及线再到面,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法治文化街区,为广大居民积极营造“抬头见法、随时知法、快乐学法”的法治氛围。
一是聚焦法治元素深度融合,串点为线建好法治文化街区“硬件骨架”。 按照“一园一主题,一社区一阵地”的要求,因地制宜建成了符合社区实际的法治文化游园,根据社区居民日常法治需求,设置不同主题内容,并将法治宣传与廉政文化倡导、道德新风熏陶等内容深度结合,让居民在日常生活、广场休闲等活动中学习体验德法相伴、文明生活等和谐法治理念。后西溪社区国安法治公园以国家安全为主题,向广大居民普及国土安全、网络安全、资源安全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百岁坊巷社区法治文化长廊以居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民法典相关内容,如婚姻继承、邻里相处、妇女儿童权益等内容为切入点,向居民普及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中山路梁蜂驿站党建廉政法治长廊以党纪廉政为主题,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东河花园社区法治长廊融合政治性、常识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以宪法宣传为内容核心,重点围绕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法治宣传标语、法治格言警句、法治漫画图片等形式,向居民弘扬宪法精神。
二是聚焦法治活动横向到边,坚守“德法融合”打造全方位“沉浸式”法治体验。 依托街道、社区两级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汇演、法治文化作品展示等活动,依托社区读书会、群众讲堂等活动开展普法宣传,丰富群众法治文化生活。定期开展线下法律讲座,结合鲜活案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敬老养老、财产公证继承等方面的法律问题,鼓励居民学会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8司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大节点,开展广场法律咨询志愿服务,在宣讲法治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涉法难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口味”与特点定制个性化“普法套餐”,为不同群体带来听得懂、学得快、用得着的法律知识。对辖区农民工群体重点宣传解读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安全生产、劳动争议仲裁等与其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法治护航劳动者奋斗路;组织辖区内青少年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近距离体验法院工作,感受法律的庄严与神圣,并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宣讲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
三是聚焦法律服务纵向到底,优化职能助力深化基层治理。 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为着力点,依托社区宣传栏、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长廊、户外电子显示屏、新媒体平台等阵地载体,深入推进法治宣传,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普法宣传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队伍的专业优势,不定期开展送法进社区、送法入户等活动,做到群众的法律问题覆盖得全、解决得好,不断提升居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畅通基层治理末端微循环。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街道、社区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好矛盾纠纷基层第一线化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线上利用“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将调解案件办理进度和办理过程线上公开,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纠纷,经当事人、调解员约定随时随地可以开展调解工作,实现了“一部手机、足不出户”的便民、高效的解纷目标。线下打造“叫得响、做得好、信得过”的调解工作室,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教育、疏导等方式,做到懂法公正,更有情有义,切实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人民调解+援法议事”的工作方法,深入推进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坚持“实务共商、多方共赢”原则,围绕改善公共环境、优化基础设施等问题开展议事活动,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稿件来源:梁溪区司法局
作者:顾晨玮
审核:黄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