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动态 > 区县交流

江阴市司法局“1234工作法”推进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来源:江阴市法宣办2023-09-05

  江阴市司法局创新工作思路,挖掘各类普法资源,实施“1234工作法”,采用灵活多样方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培育一个法治文化品牌。塑造“法润暨阳”法治文化品牌,打造“水韵尚法”、“成坤说法”等十大普法项目,精心设计品牌标识制作法治文化纪念品,印制了具有地方特色、集新颖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法治风扇、法治环保布袋、纸巾盒、钥匙扣、纪念水杯等多种法治宣传媒介品,使普法产品更生动形象,在普法工作中向居民大众、法律从业者、企事业单位等群体分类发放,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社会大众更容易接受。截至目前,全市开展普法活动612场,发放普法资料13万余份。

  二是聚焦两类法治教育主体。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两个重点教育主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确保法律法规学习规范化、常态化,让厉行法治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开展“头雁学法”学习班,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党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重大决策前学法等制度,并严格落实学法笔记、学法体会等措施保证学法落到实处。抓牢青少年法治教育,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开展“红豆杯”法治故事小能手大赛、“法育未来,校园法治夏令营”主题活动等。在抓好常规普法的同时,为全市114所中小学聘任配备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校园”建设,今年以来共开展以案释法、法治讲座等各类活动320余场,法治副校长进行国旗下讲话146次,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的法治素养。

  三是巧用活用三支普法队伍。利用乡村、专业和公益三支法律服务队伍开展普法活动。一是与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巧结合,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乡村“法律明白人”成立法治宣传队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创新方式方法,特别是对老年群体采用“陪伴拉家常+反诈宣传+普法”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二是充分利用一村一法律顾问专业队伍普法,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分别挂点到全市271个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在每月党员活动日到村解疑答惑的同时,开展案例普法,让普法更直观、更生动。三是用好公益法律服务队伍,建立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协作机制,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部门联合开展公益普法,成立“万安驿站”普法联盟”,开展针对困难职工、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专项公益普法活动。

  四是夯实四个普法工作平台。一是利用“法润暨阳”“平安江阴”等主流“两微一端”,开展普法“云”系列活动,联合17个司法所积极发动全市各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各镇街微信公众号法治专项答题活动,分层分类全方位打造法治学习宣传矩阵; 二是推动法治主题阵地升级,对东舜湖法治公园、丁果湖法治公园、大桥法治公园等5处阵地更新了普法内容,在传统宣传栏基础上,增加法治故事、法治漫画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设2块电子屏幕打造 “普法影院”,播放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治讲座、法治微电影,吸引群众观看学习。三是依托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一步打造乡村法治文化阵地,通过生动的法治故事和法治漫画增加普法的趣味性,让宣传栏“说话”,让漫画“教学”,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到群众的家门口,使之成为当地开展普法的新阵地、全民学法的新窗口。四是依托“法治惠民进万家”活动,将法治文化演出纳入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惠民演出,通过法治曲艺、法治快板等方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的熏陶,在娱乐休闲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通过一系列举措,使江阴全民普法的氛围更加浓厚,“法润暨阳”的魅力进一步彰显。

  来源:江阴市司法局

  作者:蒋洁云

  审核:刘丽

  • 总篇数

  • 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