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仲裁工作/仲裁动态

“包容性与创新性——仲裁中的软实力”国际仲裁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02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特大

  主题为“包容性与创新性——仲裁中的软实力”的国际仲裁论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仲裁研究中心与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AAA-ICDR)大中华区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华贸硅谷律师事务所协办。议题聚焦于国际仲裁发展中的文化多样性、性别平等、仲裁伦理以及人工智能在仲裁中的运用及其挑战等前沿问题。论坛特别向女性仲裁员表达了节日问候与致敬,她们以敏锐的观察视角、出色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的工作风格,正在成为仲裁事业和法治发展中卓越的贡献者。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雳致辞时介绍了北大法学院在法学教育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实务界之间合作与互动的经验。北京大学国际仲裁研究中心主任傅郁林主持论坛时,表达了仲裁员个人和仲裁研究中心在改善中国仲裁生态、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期许。AAA-ICDR大中华区委员会主席张丽霞介绍了AAA-ICDR在争议解决方面的实践发展状况,并介绍了国际争议解决及国际仲裁的整体发展状况与趋势。

  来自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前道达尔能源中国区、联想集团中国区、先正达集团等知名企业的高层法务专家,来自北京市华贸硅谷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君合律师事务所、Hughes Hubbard & Reed纽约办公室等知名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知名法学家近八十人,参加了三个单元的发言和讨论。

  在主题为“国际仲裁的多样性与职业路径”的中文单元,实务界专家结合本人或所在企业的仲裁体验,分享了国际商事交易中选择仲裁途径和具体仲裁机构时的考量因素。专家们普遍认同仲裁作为争议解决路径在尊重商事逻辑、促进商事交易目标的实现、裁决的全球执行力等方面相对于司法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多位企业法务专家表示,中国企业在国际交易中的话语权正在上升,越来越多涉外合同选择了亚洲的仲裁机构,特别强调仲裁机构的独立性、中立性和高效性对于仲裁机构的声誉和签约中的胜选率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希望中国正在修改中的仲裁法能够对此给予充分关注和回应。兼任仲裁员的几位专家还分享了作为仲裁员的职业经验,关于仲裁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他们强调对仲裁的热爱、庭审的把控能力、裁决书的书写能力、商业逻辑的合理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仲裁员与当事人之间的合理距离等职业伦理问题。

  在主题为“当仲裁遇见人工智能”的英语单元,专家们就人工智能参与仲裁案件的可能与限度、人工智能在仲裁领域的应用带来的益处和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取代法律工作者的可能性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人工智能赋能仲裁员和当事人,无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使用人工智能时的合规和隐私问题、监管规则、伦理标准、数据偏见等问题应当得到充分关注。也有专家强调了人类律师或仲裁员在捕捉当事人情感与情绪、为客户提供情绪价值、恰当运用商业逻辑、提供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无锡市司法局版权所有 无锡市司法局主办

苏ICP备09024546号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707  网站标识码:3202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