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14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2024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职能,做到服务、监管、执法与普法相结合,依法行政质效明显提升,干部队伍法治思维显著增强,服务对象满意度不断提高,为全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现将我局落实依法行政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升政治站位,筑牢法治意识
引领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决扛起法治建设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自觉结合工作实际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制定机关党员干部学法清单,通过加强法治学习、深化法治实践、严格法治监督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转化为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
二、严格依法履职,提升服务质效
大力推进《退役军人保障法》以及新修订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法规政策落地落实。
一是优化移交安置政策。对转业军官,按照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原则,采取“双向选择”和“直通车”相结合的安置方法,实现人才资源精准配置。对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拓宽安置渠道,挖掘安置潜力,按照“积分选岗、阳光安置”政策,提升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安置的比例。完善“随退随审、即交即接、动态清零”工作机制,高效完成军休干部和逐月领取退役金人员接收。切实做好驻锡部队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
二是丰富就业创业举措。联合教育、财政、人社等5部门出台《无锡市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兵教师”信息库,支持“兵教师”职业发展。目前,已有4名“兵教师”招录上岗。深化东西部合作模式,带企赴新疆、青海、云南等地招录退役军人,实现地区优势互补。开展“走访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帮助军创企业知政策、解难题、促发展。大力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技能、送项目”进军营活动,把就业创业服务关口前移,帮助驻锡部队军人退役后更好更快适应社会。
三是推出尊崇优待实招。积极探索优待证数字化应用场景,依托灵锡APP面向全省优待证持证人提供数字优待证申领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出数字优待证地铁扫码通行,实现数字优待证的服务再升级、效能再提升。自去年“八一”首次推出“拥军食堂”以来,今年又有多家“拥军食堂”陆续揭牌并推出各项专属优惠,目前全市“拥军食堂”已近20家,受到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四是创新军休服务模式。聚焦军休干部“两个待遇”落实,依法推进军休政治文化环境建设,以军休老年大学开学典礼为契机,深化横向部门交流,鼓励引导军休干部积极参与,春季学期12门课程,报名320人次。同时,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专业化水平,完善军休专职队伍建设,启动专职管理人员对外招聘工作。
五是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外聘法律顾问“智囊团”,不断完善以我局为主体,以专家学者和律师为辅的法律顾问机制,为文件出台提供合法性审查、法律风险分析研判,以及为服务对象提供法律援助。2024年,我局与4家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合同,利用“一团一站一机制”法律援助平台,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法律援助200余次,为病故军人家属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受害人追回损失数万元。
六是持续加大困难帮扶力度。落实常态化联系机制,在“八一”“春节”等时间节点,走访慰问服务对象,对因患重大疾病负担过重、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等情况,及时、精准给予帮扶救助。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组织作用,依托市退役军人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服务中心和新吴、锡山两个分中心,积极为退役军人劳资纠纷和涉法涉诉问题提供免费咨询和法律援助。
七是优化矛盾化解机制。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包案责任,扎实推进涉退役军人信访突出矛盾问题攻坚化解,依托现地接访、网上信访、书信来访、电话接访等平台,广泛听取诉求,及时回应关切,努力帮助服务对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八是梳理完善权责清单。盯紧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梳理完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9项行政权责清单,高效办理伤残等级评定(调整)、伤残抚恤关系接收(移交)、优抚补助对象认定等权责事项108项。扎实推进军人退役“一件事”网办工作,“一站式”办理退役军人报到、退役军人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金申领等手续,全年完成线上办理1323件,网办量全省第六,办结率100%,是无锡市32个一件事中6个全省排名第一之一。
三、落实普法职责,营造法治氛围
充分发挥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覆盖面广、传播力强等优势,采用法律顾问说法、志愿者普法、“兵支书”普法、“老兵调解室”普法等形式,做到普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普法。紧贴普法对象,把普法宣传与日常工作相融合,推进普法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春节和“八一”走访慰问、“9·30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送法上门和普法宣传专题活动。在退役士兵返乡迎接、移交安置、适应性培训、招聘会、政府开放月等活动期间,邀请专家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不断提高广大服务对象的法治意识。
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将依法行政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依法行政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一是做好谋划部署。将法治建设纳入我局年度工作要点,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人员变动,调整了我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法治工作相关制度。三是严格工作考核。将依法行政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评价“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调动干部队伍自觉增强法治素养,有力推动了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法治教育培训形式单一、以案释法活动开展得不多、依法行政专业性人才不足。下一步工作:(一)开展多种形式法治教育培训。结合单位工作实际需要,定期对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内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邀请法律顾问结合实际案例,经常性开展以案释法活动。(二)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对合法性审核的认识,加强合法性审核人员的业务培训,把握好合法性审核工作的有关要求,提升规范性文件起草、合法性审查等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