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三化”法治护航秋收秋种
来源: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5-11-21
宜兴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聚焦粮食收割、农资使用、土地流转等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构建“前置普法+联动调解+便捷服务”三维工作体系,以全方位法治支撑助力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切实提升农民群体法治获得感与生产安全感。
一是普法宣传“前置化”,精准覆盖生产盲区。针对秋收秋种期间法律需求痛点与认知薄弱点,打造“靶向推送+场景化宣讲”普法模式。线下组建“法律明白人+农技骨干+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宣讲队,深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资经营集中区及偏远村落,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核心法规,聚焦粮食收购质量争议、农机租赁履约、土地流转权责等高频问题开展“菜单式”宣讲,发放《秋收秋种维权指南》等实用资料。依托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农资门店等设立“涉农普法联络点”,结合本地案例解析常见纠纷,现场指导农民留存维权证据。线上通过“宜兴司法”新媒体平台推出“助农普法小课堂”系列内容,科普热点法律问题。累计开展专项宣讲46场,实现普法与生产同频同步。
二是纠纷调解“联动化”,高效化解涉农难题。针对秋收秋种期间灌溉用水、粮食晾晒场地占用、农资质量索赔、农机作业事故等易发矛盾,建立“源头排查+多方联动+快速处置”工作机制。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及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开展涉农矛盾拉网式排查,由调解员、农业专家、律师组成专项调解专班,对田间地块、粮食收购点等重点区域,常态化排查并动态更新纠纷台账。对争议较小的简单纠纷,采用“现场调解+即时履约”模式快速化解;对土地流转违约等复杂纠纷,启动“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调机制厘清责任,并同步建立“调解+回访”机制防范问题反弹。10月以来,已成功化解涉农矛盾纠纷35起。
三是法律服务“便捷化”,多维保障权益落地。组建“助农法律服务团”,依托村(居)法律服务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构建“全域覆盖、就近响应”服务网络。为涉农纠纷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三优先”原则,推行“线上申请+上门办理+容缺受理”模式,为老年农民、困难农户等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涉农维权速办岗”,联动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派驻专员轮值,提供“法律指导+政策解读+纠纷分流”一站式服务。同时,开通“流动法律服务车”,深入田间地头、村镇集市,现场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等服务。10月以来,累计接待农民法律咨询21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40人次,代拟涉农法律文书56份。
供稿:宜兴市司法局
作者:俞果
审核:蒋献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