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吴“三大阵地”解锁物流行业“普法密码”
来源: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5-06-19
新吴区司法局立足物流行业特点,联合多部门创新打造普法“三大阵地”,推动全区物流行业法律知晓率达89%,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打造沉浸式“前沿阵地”,让法治文化深植行业基因。构建“1+N”法治宣传矩阵,以菜鸟物流园法治文化广场为核心,辐射周边6大物流园区,创新设置“交通科普区”、“VR体验区”等五大功能区,植入危险品标识识别系统、运输规范流程图等12类行业特色元素,已让200余名驾驶员完成沉浸式培训。创新“家庭式”普法模式,开展“法治夏令营”、“亲子法规课堂”等特色活动28场次,设计“交通标志拼图比赛”、“安全驾驶亲子游戏”等互动环节,累计吸引160余名从业人员子女参与。同步推出“家庭法治礼包”,包含漫画版《道路运输法规手册》、应急处理指南等材料。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组建由20名园区管理员构成的“法治督导员”队伍,每月开展“法治体检日”活动。在“6.18”、“双11”等物流旺季增设“流动普法站”,6月大促期间已及时化解纠纷11起。
构建动态化"流动阵地",让法治服务精准触达。专业力量下沉一线,整合交通执法、司法行政等部门骨干,组建30人“交法同行”宣讲团,开发《大件运输许可指引》《危货管理二十问》等标准化课件,开展专题培训15场,覆盖企业管理人员400余人次。志愿队伍创新形式,吸纳50名律师、企业法务组建“法治快递员”志愿队,创新“班车十分钟普法”、“食堂微课堂”等场景化宣传。在17个物流站点设置“法治图书角”,累计发放《物流从业者法律手册》2000余册。数字平台全天候服务,开发“物流法治云”小程序,设置“合同模板库”、“罚款申诉指引”等8大模块,上线“AI法律顾问”实时应答功能,常见问题解决率达92%。
完善集成式"服务阵地",让法治保障全面升级。纠纷调解网络全覆盖,在重点园区设立“物流枫桥调解室”,组建由司法所干部、行业协会代表、资深律师构成的15人专家库,成功化解运输合同纠纷、货损赔偿等案件63件,平均处理周期缩短至3个工作日。法律服务精准供给,实现“一园一法律顾问”100%覆盖,针对挂靠经营、征信修复等高频需求,开展“法治问诊”活动23场。某物流公司通过专项咨询规避合同陷阱,避免经济损失80余万元。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创新“法治体检”制度,组织专业团队为32家企业梳理出车辆挂靠、社保缴纳等76个风险点,编制《物流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指南》。建立“红黄蓝”风险预警机制,今年累计发出风险提示函12份。
(来源:新吴区司法局;作者:承莉雅;审核:金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