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19-03-18 11:11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50X/2018-00065
- 发文日期
- 2019-03-18
- 公开日期
- 2019-03-1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司法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主题
- 公安、安全、司法--司法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法制,公文,行政
- 文件下载
- 内容概述
-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的精心指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全面推进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政治上忠诚、业务上过硬、业绩上走在前列”为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接力前行,全系统整体呈现出提...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市司法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打算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的精心指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全面推进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政治上忠诚、业务上过硬、业绩上走在前列”为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接力前行,全系统整体呈现出提速加力、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无锡市司法局被司法部表彰为“2018年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无锡智慧普法工程”被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首批全省优秀法治实事项目”,“构建智慧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被市委政法委评为2018年度全市政法创新项目二等奖,“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全覆盖建设”、“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试点”分别被评为全市法治惠民实事工程项目优质奖和组织奖。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服务大局、敢为人先,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出台《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服务“三大攻坚战”任务分解方案》和《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风险防范化解,推动律师、公证参与企业融资、产权保护、公司并购、资产重组、跨国贸易和民营企业等经济活动,切实为企业把好法律风险关。今年以来,全市法律服务队伍收集排查法律风险34000余件,发布防控举措和法律建议近4900条,建立长效机制124项。积极开展法律扶贫,以扶贫涉及的法律政策问题和法律服务需求为着力点,运用法治方式加强低收入人口合法权益保护,开展基本权益体检15699户,完成扶贫开发项目体检27件,组建帮扶对子1206个,募集公益帮扶经费近95万元。积极推动健全环境治理法治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倡导绿色出行”“打造绿色企业”“建设绿色村居”“共创绿色校园”活动,培育发展环保志愿队伍近5万人,组织各类活动500余场。围绕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指导无锡市律协与无锡商会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律师顾问团的框架协议》,积极引导法律服务力量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累计提供法律服务5200余次,为我市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组织律师参加国际大会、论坛,有力推动了我市涉外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2018年,我市2家律师事务所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涉外律师事务所,2名律师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涉外律师。围绕强化法治保障,积极推动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全市镇(街道)以上政府部门及114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党群系统法律顾问工作全面启动,市、区两级已有82家党政机关建立公职律师制度,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规范运行,为健全各级党委政府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构建法治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二)坚持法治思维、凝心聚力,普法依法治理开启新征程。大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等专题活动,成立宪法宣讲团,开展系列专题报告会,邀请李林、刘旺洪等专家学者做宪法专题辅导。规范县处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增加宪法法律知识学习和测试比重,开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6场。着力构建法治宣传新阵地。全面推进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等法治文化景观项目和设施,建成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342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44个。推广社区法治宣传电子显示屏建设,通过互联网接入、远程发布、自动响应、在线播放、实时监测等手段,实现普法信息的定向发布和远程管理。着力打造法治文化新品牌。举办“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展播、法治楹联书画作品巡展、法治动漫微电影创作、法治文艺演出、德法大讲堂等群众法治文化活动, 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着力健全普法责任新机制。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先后出台了实施办法、责任清单、每月普法提示,定期发送普法建议函,对全市67家部门的普法责任进行细化,对200多部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任务进行分解,凝心聚力,全力构建大普法格局,得到省司法厅领导的批示肯定。着力点燃智慧普法新亮点。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普法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和阵地作用,联合42家专业法部门,升级无锡智慧普法2.0版,突出用户法律需求和信息推送智能匹配、法律咨询个性化类案推送等服务功能,全力打造集需求感知、产品研发、知识推送、服务供给、数据运用为一体的开放共享、精准普惠的无锡智慧普法体系。着力提升基层民主建设水平。积极推进村规民约普及工作,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依法治理长效机制。
(三)坚持聚焦民生、优化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实现新发展。强化服务平台拓展。全市8家市和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2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47个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规范化建成率分别达到100%、80%、50%,82家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基地(中心、站、点),31个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站有效运行,在市、县两级法院以及市看守所设立律师参与值班的法律服务站(法律援助站),建成333个公共法律服务社会组织,普遍建立“法润民生微信群”,推动“双微双员”向楼栋延伸,真正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群众“零距离”。强化服务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智慧法务发展新模式,以成功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智慧法务(无锡)发展峰会为契机,重点打造智慧城市·法律服务云体系,大力加强市到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升级改造和覆盖楼道(组、户)法律服务微信群的建设管理,初步构建纵向覆盖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楼道(组、户)五个层级,横向涵盖“4+3+2+1”10个建设子项的公共法律服务云体系架构,全面提升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法律服务供给。出台《无锡市公共法律服务基本项目清单》,研发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确认劳动关系、土地流转合同纠纷、农产品买卖、生产安全、家庭暴力等6类 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实施法律援助“名优工程”,建立包括24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的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建立每月坐班制度。贯彻省司法厅司法惠民10项举措,联动开展“法企同行”活动,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服务。深化公证惠民服务,推出我市公证行业“放管服”改革十项举措,推进公证、司法鉴定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深入基层,广泛开展“4·8司法日”、“12·4宪法日”、“法润无锡·春风行动”、“公证助残月”、“公证敬老月”等系列法律服务活动。
(四)坚持精准发力、破解难题,矛盾纠纷化解取得新突破。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阵地。建立健全人民调解“3531”组织体系,不断深化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创建达标工作,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以县区为单位集中招聘、集中培训、集中管理、集中保障的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550个,人民调解员4888人。进一步创新人民调解机制。深化医疗、交通、劳动、物业、消费、商事等纠纷多发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动环境污染纠纷调解委员会建成运行。积极参与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开展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暨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试点工作,从5月23日到8月31日试点期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参与排查信访案件工作3983次,受理案件373件,调处成功288件。完善多元力量参与制度。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参与调解等司法辅助事务,会同法院建立律师参与调解工作制度,在多家律师事务所设立调解工作室,公开招募律师调解员400余名,充分发挥其在民商事领域纠纷分流化解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调解成效。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组织开展“两节”、“两会”期间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处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社会矛盾纠纷23514件,受理92391件,调处成功92388件,调解率100%,调处成功率99.99%。惠山区司法局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唐振健、何建忠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陈国兰被表彰为2013-2017年度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先进个人。
(五)坚持问题导向、严控风险,特殊人群管控创造新业绩。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实施重点人员常态监管全覆盖,圆满完成“两会”及上海“进博会”期间社区服刑人员安全稳定工作;严格刑罚执行,累计撤销缓刑,对暂予监外执行人员收监21人,警告200人,追回在逃社区服刑人员3人;加强工作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切实提升矫正成效;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网上网下互为补充的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教育学习机制,完善基地化集中公益劳动模式、补偿性社区服务模式,持续深化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认真开展刑释人员衔接管理和帮教安置工作,积极落实衔接前置工作,主动赴监所开展回归指导服务专项活动21场;积极推动远程视频会见系统运用,成功会见96次;全面落实对刑释人员安置各种优惠政策,举办全市特殊人群专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200个;积极开展对特困特殊人群子女关爱帮扶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帮扶物资逾20万元。切实做好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普遍设置市、县、镇三级后续照管机构,建成7个县级工作站、82个镇(街道)服务站,创新打造“433”照管模式,获得省司法厅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打造“1+4+N”菜单式精准帮扶服务品牌,探索与社区戒毒融合发展,认真落实戒治各项措施,实现照管率98%,戒治操守总保持率82.4%,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广泛征求意见,提请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我市《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完善律师执业保障机制、健全律师执业管理制度、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和律师行业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为维护律师执业权利,推进律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积极沟通协调,在市第一、第二看守所完成对询问室和律师会见室的改造,有效解决律师会见难问题。评选全市三个层次共85名培养对象,分期分批赴德国汉堡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进行研修培训,开设“无锡名优律师讲坛”,定期向青年律师和实习人员开展菜单式培训和成果分享,有效提升了无锡律师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法律顾问选聘工作,向市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发出《关于深化全市党政机关建立公职律师制度的函》,督促市、市(县)区党政机关按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推进公职律师制度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有82家党政机关建立公职律师制度,7家企业设立公司律师事务部。二是推进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全覆盖试点。联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试行)》,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组建“刑辩法援全覆盖”微信群,规范衔接办理机制,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确保工作有序运转。截至11月底,自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试点后增加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853件,同比净增2倍。三是深化公证体制改革。推动全市4家事业性质公证机构全部建立企业化财务管理制度,施行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同工同酬。积极开展部、省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完善内部制度,规范机构运行,严格质量管控,探索新型业务,成立合作制公证机构中共无锡市江南公证处支部委员会。四是推进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改革。开展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健全公证参与辅助事务的机制建设,加强公证参与调解、取证、送达、保全、执行等司法辅助事务,切实发挥公证在民商事领域纠纷分流化解的作用。五是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以提升人民监督员业务能力为抓手,积极开展人民监督员管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省、市人民监督员联动交流模式,创建“无锡人民监督员在线”微信平台,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会同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关于贯彻实施<人民陪审员法>的工作方案》,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开展监督评议各项活动21场。六是组织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协调律师参与“钱宝系”集资参与人信访疏导工作,组织全市律师到市信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总工会、青少年活动中心、妇联、无锡监狱、12348法律援助窗口等单位义务开展法律服务,全年提供法律咨询5000余起,化解矛盾纠纷560余件次。七是深化司法行政“放管服”改革。围绕营造良好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规范司法行政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持续实施“减证便民”行动,规范政务服务清单和政务服务标准,确保行政许可职能“三集中、三到位”。目前,除2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尚需见面办理审批(服务),其余85项行政权力事项均已实现不见面快速办理,不见面完成率达98%。加强信用监管机制建设,规范投诉办理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有效提高网上政务咨询与政务服务热线办件质量。今年以来,双公示审批服务类事项50件,行政处罚4件,受理答复12345热线200件次。
(七)坚持依法整治,规范管理,法律服务行业实现了健康发展。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集中开展法律服务市场整顿、法律援助、公证案件质量评价、司法鉴定文书质量评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骨干培训等活动,不断加大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监督以及对法律服务工作者违纪违规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共受理投诉33件,已办结26件。服务力量进一步壮大。深入实施名优律师培养工程,组织开展各行业法律服务业务培训,不断夯实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基础。全市现有执业律师2453人,公职律师88人,公司律师34人,公证人员48人,司法鉴定人86人,基层法律工作者630名。服务效果进一步提升。加强职业规范管理,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全市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企业法律顾问16000余家,市属各部门、事业单位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80%,全市1147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代理诉讼、非诉讼案件5.9万件,公证机构办理各类公证7.01万件,司法鉴定机构办理鉴定业务1.3万件,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援助案件8千余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八)坚持规范建设、提档升级,基层基础建设扎实推进。推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市司法所均有独立办公场所,所均办公业务用房面积达256㎡,超出全省平均水平(201㎡)55㎡,积极贯彻省厅关于司法所标准化建设要求,统一功能区域划分,完善工作制度和公示内容,省标达标率达到96%。推进法律服务标准化建设。以惠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为样板,为省厅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建设修订工作提供探索和实践经验,得到了省厅标准化建设调研组的充分肯定。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完成市级“12348法网”建设部署,建立以工单流转为主线的标准化流程。加强数据共享建设,对接无锡市政法协同平台,强化与其他部门的数据交换、协同应用和资源共享。完成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对接工作,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基础信息推送至无锡市大数据中心。完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智慧化升级改造,在全市推行公共法律服务云体系建设,实现纵横“五级十项”的初步构建。
(九)坚持真抓严管、提升能力,干部队伍建设呈现新风貌。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和素质能力建设。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坚持市局机关每月第四周星期五统一为党支部活动日,过好组织生活,深化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大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向省司法厅申报课题3个,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常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2018年市司法局机关党建工作要点》,与各市(县)区司法局党组织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召开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会,制定下发市司法局贯彻《公职人员日常异常行为管控指导手册》实施办法,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完整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不断强化队伍和人才建设。制定《全市司法行政“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方案》和《2018年度人才培训计划表》,严密组织举办局机关干警、全市司法所长暨两级调处中心主任培训、名优律师人才培养对象研修、人民调解员培训、公证人员综合素能提升班等,积极开展“学、思、践、悟”岗位练兵活动,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持续加强作风纪律建设。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强化作风纪律学习教育,扎实开展“5•10”思廉主题教育月活动、“明规矩、知敬畏、讲担当”警示教育活动。积极配合审计审查,立决立行,严肃问题整改,规范权力运行。积极适应民众需求,在公共法律服务、公证等各窗口单位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制定了多样化、多渠道便民服务措施,在市级机关作风建设民众评议中获得第四名。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掣肘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发展。
(一)党建工作制度落实不扎实。少数党支部“三会一课”不够严肃认真,规定时间开展党内生活以及个别支部党内生活质量不高、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等问题尚未完全根除。
(二)基层调查研究开展不深入。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调研不足,对新时代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性、群众性等基本特征把握不够,需要进一步把工作调研、实施和验收有机结合起来。
(三)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不均衡。对主动开展“三大攻坚战”,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年度重点工作的重视程度、工作开展成效存在差异和不均衡。少数部门、少数人思想上还存在消极懈怠情绪,工作推进不力,对照走在前列的要求,还存在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之间仍有差距,需要强化督导推进落实。
(四)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不到位。部分市(县)区司法局政法专编未完全落实,基层司法所工作任务繁重、人员不足,人民调解员、安置帮教工作者、司法鉴定人等人员年龄结构偏老,业务素质与工作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上需要加大推进力度。
(五)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内容不丰富。普法的形式内容不够丰富多样,还不能满足更多群体新时代的法治需求,对信息技术在业务工作中的运用程度不够,利用网络平台和热线平台开展舆情收集、进行分析研判、推送服务产品、拉近服务距离等方面有待提高,法治宣传实效性有待提升。
三、2019年工作打算
2019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围绕“一个统筹、四项职能”工作定位,按照“五个一”工作思路,真抓实干,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实现我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紧扣一个主题,统筹法治无锡建设
深刻把握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围绕法治无锡建设的任务要求,结合新的机构改革职能划分,切实增强依法治市的责任担当,全面提升法治无锡建设水平。一是抓好统筹规划,结合十九大确定的法治中国建设路线图和我市实际,切实落实“十三五”时期我市法治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二是把握立法方向,严守立法权限,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立法协调,修订完善或制定出台一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确保立法与改革相衔接。三是强化执法规范,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履行刑事执行职责。四是推进全民守法,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大力推广“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围绕一条主线,服务发展大局
围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法律服务,营造发展新环境。一是继续做好服务“三大攻坚战”专项行动。按照既定行动方案,针对突出问题,持续推动服务“三大攻坚战”有序开展。围绕风险防范,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服务团队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法律风险审查,加强专业团队与重点企业对接,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推进法治扶贫,拓展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加强对贫困人口合法权益的保护,推动提升结对贫困地区依法治理水平。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立法,积极开展污染防治专项法律服务,充分运用法治手段整治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推动健全环境治理法治体系。二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建立重大涉外经贸活动聘请我市律师机制,参与市相关部门赴“一带一路”建设调研考察,为我市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法治保障。加强涉外律师人才培养,推动律师事务所与境外法律服务机构的对接与合作。三是主动参与化解重大突出问题。组织律师参与信访积案化解,引导信访人和责任单位认真对待法律意见,客观纠正存在的不当或违法问题,为推动和促进信访案件妥善解决当好参谋,维护社会稳定。
(三)统揽一个抓手,满足人民群众法律需求
坚持以公共法律服务为总抓手,牵引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做实实体平台。围绕贯标,以夯实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重点,落实硬件建设,整合服务内容,统一业务规范,明确办理流程,完善窗口机制,打造全流程服务。二是全面推进智慧法务建设。完成智慧法务应用平台的改造升级,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畅通服务渠道,强化服务触手,丰富服务内容。三是大力发展公共法律服务社会组织。推动建立多元化、制度化的资金保障机制,分层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平台,强化社会组织项目开发能力,加大相关服务项目承接扶持力度,推进社会组织品牌建设。
(四)坚守一条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全面开展“智慧调解”工作,普遍开展“无矛盾纠纷激化、无民转刑案件、无群体性事件”的“三无村居”创建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推动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建设,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二是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安全工作。围绕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并融入社会目标,构建以区级社区矫正中心为主体,未成年矫正修复基地、阳光帮扶基地、自助矫正亭为补充,司法所及相关社会组织为支持的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体系。三是完善安置帮教衔接前置工作机制。坚持地方为主、监狱协同,全面推行刑释人员衔接前置制度,深化与监狱制度化协同协作模式,协调落实重点人员临时救助、社会保障、疾病治疗等过渡和衔接措施。四是提升后续照管帮扶服务工作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区创办就业培训基地,通过结对共建、建设安置基地、打造管理服务共同体等形式,提升帮扶服务的作用和效能。扎实推进“千人工程”项目稳步实施,积极推动后续照管与社区康复相融合。
(五)紧盯一个目标,打造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机关
以“争当全省排头兵”为目标,实现司法行政工作争先创优。一是要强化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年初同谋划、同部署、同要求,年底同检查、同考核、同评议,注重加强机关日常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互相依托、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二是建设一流队伍。在加强思想教育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党的理论武装班子头脑。坚持以“以人为本”理念引领队伍建设,以制度考评规范管理,以提质强能历练队伍,以从优待警激励队伍,以育推典型宣传队伍。三是要做好一流保障。构建全方位的信息采集网络,完善实战机制,提升县级司法局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水平。夯实基础保障,提高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基础设施保障条件,为充分履职提供必要物质保障。四是要争创一流业绩。做好2019年司法行政重点工作的责任分解和贯彻落实,梳理和强化工作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求实、务实、朴实、扎实”的作风,确保每一项工作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地落实。
无锡市司法局
2018年12月21日